暢易汽車維修 俠名 維修案例 2015年09月09
一輛行駛里程約10.8萬km,裝備1. 4L BCC型發(fā)動機的波羅轎車。該車發(fā)動機運轉時出現嚴重的氣門異響,并在怠速運轉時存在嚴重抖動現象,行駛時發(fā)動機動力明顯不足。 故障診斷:接修該車后,經初步檢查判斷認為造成氣門響的原因為液壓氣門挺桿損壞,故先對液壓氣門挺桿進行更換。在更換時發(fā)現氣門室蓋罩內淤積有大量的機油油泥沉積物,并且機油很臟。更換液壓氣門挺桿后,對氣門室蓋罩內的油泥進行了清理,并更換了機油及機油濾芯。裝好試車,在剛起動時約30s的時間里,發(fā)動機運行十分安靜平穩(wěn),而30s過后,發(fā)動機就又開始嚴重抖動,并伴有動力不足現象,但氣門響的故障消失。 由于該車搭載的8CC型發(fā)動機,缸蓋結構較為特殊(凸輪軸安裝在氣門室罩蓋上,氣門、液壓挺桿等元件則安裝在缸蓋部分)。按照由簡至繁的原則,用故障診斷儀V. A. G1552對發(fā)動機電控系統(tǒng)進行了檢測,未發(fā)現有故障碼。逐一拔下噴油器插頭,對各缸進行斷缸試驗,發(fā)現各個缸的工作都不是很理想,尤其第2缸最差,隨后又更換了火花塞、點火線圈、噴油器,故障依舊。于是用缸壓表檢查了各缸的缸壓情況,結果各缸壓力顯示均正常,因此認為氣缸壓力足夠。 隨后對進氣歧管進行檢查,沒有發(fā)現漏氣現象,從而判定是油路或點火控制方面出現了問題。于是繼續(xù)檢查油路及控制系統(tǒng),檢測汽油壓力也正常,檢查各個缸的點火信號、噴油信號,均正常。又調換了點火線圈、火花塞及噴油器等部件,沒有發(fā)現任何問題。懷疑配氣正時錯誤,又拆裝了2次氣門室蓋,反復檢查配氣正時,未發(fā)現異常。但從中發(fā)現有一個規(guī)律:每次拆裝氣門室蓋后都是在剛起動約30s時間內,發(fā)動機運行平穩(wěn),大約30s過后,就開始嚴重抖動。 通過上述步驟的檢修,確定正時和控制部分都沒有問題。此車故障越修越覺得奇怪!所有和氣缸燃燒做功相關的條件都正常,發(fā)動機卻出現明顯的抖動,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呢? 針對此故障,重新進行分析。發(fā)動機抖動和做功不良應從機械部分和控制部分入手。既然已經調換過點火線圈、火花塞及噴油器等執(zhí)行元件,又檢查了點火、噴油和油路,且沒有發(fā)現問題(因為這些都能做出直觀的判斷),那么就應該重新檢查機械部分。經過測量,氣缸壓力顯示正常,似乎可以排除機械部分的問題,事實真是這樣嗎?如果不是機械故障,問題又出在哪里? 在找不到頭緒的情況下,維修人員又檢測了機油壓力,意外發(fā)現機油壓力很高,怠速時油壓達到了300kPa,大大高于規(guī)定值。于是這次連氣缸蓋一起拆下進行了解體檢查,也想順便查找機油壓力過高的原因。在拆下氣門時,發(fā)現氣門密封不是很嚴。正常氣門的氣門口處應該有一圈光亮的環(huán)帶,基本能夠看到金屬的顏色,而此車所有氣門口在環(huán)帶上都有局部輕微發(fā)黑現象,其中第2缸最為明顯,說明氣門口有輕微的漏氣現象。通過仔細檢查還發(fā)現氣門搖臂上部的油道孔已經被機油油泥堵死,導致液壓氣門挺桿內的機油無法正常噴油,看來油壓過高的原因與此有關。經徹底清理,疏通氣門搖臂上部的油道孔后裝好試車,發(fā)動機抖動現象大幅好轉,但還是存在抖動。 再次測量怠速時的機油壓力,雖已下降至220kPa左右,但仍高于規(guī)定值。隨后對機油泵進行檢查,發(fā)現油底殼內也有很厚的機油油泥,推斷機油泵內部也有大量的油泥,在油壓過高時不能正常泄油。因此我們就直接更換了機油泵,并對油底殼和機油油道進行了清理。裝復后,起動發(fā)動機,抖動消失,運轉平穩(wěn),上路試車加速有力,故障徹底排除。 故障總結:一般情況下,檢測氣缸壓力就可以知道機械部分密封是否良好,缸壓足夠說明氣門密閉與活塞環(huán)密閉正常。但此車故障較為特殊,在剛起動時機油油壓短時間(約30s)內未達到過高,氣門正常開啟關閉,所以發(fā)動機尚能運轉平穩(wěn)。由于搖臂上部的油道孔被油泥完全堵死,機油無法正常泄油,造成油壓不斷升高。30s后,由于機油壓力過高造成氣門液壓挺桿伸展過度,再加上缸內燃燒做功的壓力,這樣本來就很脆弱的密封就被破壞,從而導致發(fā)動機在剛起動時約30s的時間內運行平穩(wěn),30s過后開始嚴重抖動的奇怪現象。 在本故障中,機油壓力過高就是故障的真正原因。而缸壓測量時正常,是因為檢測缸壓時發(fā)動機只有200r/min的轉速,負荷較小,所以在檢測缸壓時能夠達到規(guī)定值。該故障具有很大的隱蔽性,需要全方位地仔細分析和檢查才能發(fā)現問題。同時也說明了及時更換和檢查機油對于發(fā)動機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。 |
|
|
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